尊卑是上古明王们的治理智慧
尊卑不是孔子提出来的,而是上古明王们的治理智慧。
尊卑的真正用意是让拥有尊位身份的人自己贵重自己,不要给脸不要脸。让卑微的人自强不息地忙起来,别想那些没用的,干就是了,通过劳碌,劳其筋骨,或能降大任,边干边想,或能知天命,为什么卑微?
因而,他们犯错了,惩罚就完全不一样。才来了个非常人性的,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。
首先,一般老百姓并不会四两拨千斤,通过整合资源谋利,只会自我劳碌才能勉强填饱肚子,忙得很,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条条框框的礼仪,再说了,他们生来朴实,也没有太多需要讲究的,所以礼不下庶人。
而读书人,士大夫,这些上层统治阶级就不一样了,他们接受了文字教育,被赋予了一定的资源和配置社会资源的权限,这样一群有点文化的人如果没有礼仪法度去约束节制,耍起流氓来,天下大乱。所以,必须学习礼仪,自觉约束自己,有自知之明,有廉耻之心。要是犯了法,不对你用刑,不直接说出你犯的罪名,给你留个最后的脸面,你自裁,重在诛心。犯罪者自行戴上白帽,端一碗水,上面放一把剑,跪着自裁,也不用拉拽绑押,别脏了比你位阶低的执法人员的手。所以,刑不上大夫不是不判刑,而是自我了断,杀人诛心,更严重的惩罚。
是故,大夫不廉洁,叫做簠簋(饭碗祭器)不饬。淫乱叫做帷幕不修。欺瞒不忠叫做臣节未著。无能不胜任工作叫做下官不职。违反国纪大计叫做行事不请。
隐晦地说大夫的罪名,不是包庇,恰恰是严惩,自行了断,同时,警告其他人,你们是有身份有文化修养的人,给足了你们脸面,断不可下贱。
来源:国学读书网 书仙笙 故海甲辰年十二月二十七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