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治书院林辉谈论语之观过知仁

  子曰.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 ﹝第四句﹞

  此句亦出于《里仁篇》。“仁”是儒学或孔学的核心概念,所以再举一与“仁”有关且可具体识仁求仁的章句。选这句时犹豫了下,这句话似乎并不那么优美、有张力,也不有名,但是此句是反向知仁,角度很好。

  人常说,“仁”太难,也抽象,理解起来、做起来不知所由。这里便指出了个方便法门:观过。

  古语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其实圣贤也会有过的,只是圣贤之过非恶,且能不掩饰、及时改之,反而增添了其光辉。所谓“过”,不仅是指人犯下的过错、过失。过与不及,皆不中也。仁亦中道。

  仁乃天地之大义。而天地之内,常有失时、失序、失理者。若你好好学习《易经》,便更能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妙蕴了。

  投射到人类社会和我们个体身上,自然免不了“过”,此“过”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“各于其党”。“党”并不可怕,也是自然属性,有万物即有“党”,《易•同人•象》所谓“君子以类族辨物”是也,亦“理一分殊”之体现也。

  党者团也,团者党也。党团是以不分家。然,我们生存于这个宇宙中,是有其整体性、共性的,仁是要依着这整体性、共性出发的。若我们过分强调、凸显个性,而忽视乃至伤害整体性、共性,就是“过”了,既是错失,也是不中。所以不可以尽把自己给团起来,狭隘偏私,也不能尽在小圈子里党起来。不把小我与大我打通、融贯,焉能不过。

  此句,历代注家正解者不多。

  来源:東治書院 国学读书网 作者:林辉

  (林辉,易学家,汉学家,诗人。字太初,号真言,又号渡归,浙江台州府人。東治書院院长、首席教习,著有《读易随记》、《林辉诗集》等。)

  (此文系根据访问林辉先生之记录整理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