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学经典:南宋杨万里《诚斋易传》介绍
- 2025年01月19日
- 易学 周易 易经
《诚斋易传》初名《易外传》,是南宋理学家杨万里的代表作,也是宋易义理派史事宗的代表著作。本书共二十卷,以古史解《周易》卦序,以历史人物故事解《周易》卦爻辞,注重从文字和义理两方面进行讲解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通过以史证经,将史事与易道相结合来宣扬儒家义理的治易方法,为后世易学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。
据其子杨长孺进书状称,凡历十七年始成,可谓尽平生精力而为之。说解大旨基本以程颐说为宗,重人事而轻天道,正文分条罗列《周易》原文,每条之下,引三代至隋唐史实为证,释以已意。书前书后均附万里自序,自序认为,“中正立而万变通”,此是《周易》的“指归”,是“二帝三王之圣治,孔子、颜、孟之圣学”,故其主旨,乃以程颐《易》论人事为本。书成之后,宋代书肆中有以之与程氏本合刊者,名其为《程杨易传》。杨氏之说,时受学者的驳难,认为其尽解作人事,恐与原旨不合。但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却认为,圣人作易,本以吉凶悔吝示人事之所从,箕子之贞。鬼方之伐,帝乙之归妹,周公明著其人,则三百八十四爻可以例举矣。舍人事而谈天道,正后儒说《易》之病,末可以引史证经而病万里也。杨氏以人事论《易》,发展了程颐等人的学说,为《易》学研究贴近现实社会,作出了一定的贡献。除《四库全书》本外,尚有武英殿聚珍版本、《经苑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等。
南宋杨万里注释《周易》的著作,为其哲学思想的代表作。20卷。作者经17年而成书于嘉泰四年(1204),初名《易外传》,宋时曾与程(颐)《传》并刊为《程杨易传》,后又刊为《杨氏易传》。清收入《四库全书》,有道光刻本及《武英殿聚珍版书》等,光绪十一年(1885)湖北官书处重刻。是书多以人事说《易》,全祖望赞他“卓然不惑”于邵康节之学,“以史事证经学尤为洞邃”(《宋元学案》卷四十四)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亦首肯其“正后儒说易之病”,故“其书究不可磨灭”。是书指出:易即变,《易经》为“圣人通变之书”。宇宙本原为“元气”,阴阳二气的对立和相互作用形成宇宙万物的变化,即“天地之道”。由“气”构成的万物是无限的,《易经》所述即“运而无息谓之道”的变易之道,亦即阴阳二气变化发展的规律。是书认为,阴阳之道在于“生物”而不是虚无,故主张以人事说《易》,反对空谈性命。并把阴阳、大小、刚柔、强弱等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视为“理之自然”;把事物由量变到质变视为宇宙万物“不可胜穷”的普遍现象。但又认为运动的事物其变化过程基本上是循环的。是书对于后世以史事证经和以人事说《易》的学术思想有较大影响,并开后世批评理学之先河,很具学术价值。
作者简介
杨万里(1127— 1206),字廷秀,号诚斋,吉州吉水(今江西吉水)人。绍兴进士,调零陵丞,时张浚谪居永州,万里受其教勉,后改知奉新,官国子监博士,后以宝文阁待制致仕,率谥文节。光宗曾为之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,是书之名亦本于此。有《诚斋集》传世。南宋著名诗人,与陆游、范成大、尤袤并称“南宋四家”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
书籍目录
诚斋易传卷一
诚斋易传卷二
诚斋易传卷三
诚斋易传卷四
诚斋易传卷五
诚斋易传卷六
诚斋易传卷七
诚斋易传卷八
诚斋易传卷九
诚斋易传卷十
诚斋易传卷十一
诚斋易传卷十二
诚斋易传卷十三
诚斋易传卷十四
诚斋易传卷十五
诚斋易传卷十六
诚斋易传卷十七
诚斋易传卷十八
诚斋易传卷十九
诚斋易传卷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