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代易学家名录全考
- 2025年01月20日
- 易学 周易 易经
清代
连斗山
清代颖州(今安徽阜阳县)人。其《易》说专主卦画立意。着有《周易辨画》。黄宗义(1610-1695) 明清之际思 想家、史学家、易学家。浙江余姚人。精象数详九宫持论皆有据,据理不空谈。着有《宋元学案》、《明儒学案》、《明夷待访录》、《南雷文集》、《行朝录》等。 方以智 1611~1671明清之际哲学家、易学家、科学家。安徽桐城人。学识渊博,群经史子略能背诵,博涉多奇……凡天文、礼乐、律数、 声音、文字、书画、医卜、下逮琴剑,技勇,无不析其旨趣。
沈孝瞻
清乾隆年间进士,精研命学。命理著作有《穷通宝鉴》和《子平真诠》流传于世。并被后来研习命学者视为经典。 顾炎武 1613~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。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晚年治经侧重考证,赞成“太虚”、“气”、“万物”三者统一的学说,反 对空谈“心、理、性、命”,主张“经世致用”的实际学问。撰《易音》古卷。着有《音学五书》、《日知录》、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、《亭林诗文集》等。 陈梦雷清代学者,易学家。阊县(今福建福州市)人。易说大旨以朱熹《周易本义》为主,而参以诸家之说。着有《周易浅 述》及《松鹤山房集》、《天一道人集》,主修《古今图书集成》,声名远播。
魏荔彤
清代柏乡(今属河北)人。论画卦,认为唯与河图、洛书义理相通,不信先儒扶阳抑阴之说,而予以反复辩论。认为 阴阳二者,一理一气,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,务期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。其辩甚健,着有《大易通解》、《怀舫 集》。
王夫之
1619~1692,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,易学家。学识渊博,对天文、历法、数学、地理这等均有研究,尤精于经学、史学、文学。主 要易学著作有《周易外传》、《周易内传》、《周易稗疏》、《周易考异》、《周易大象解》等。
董说
1620-1686,明末清初学者。浙江乌程(今湖州)人。工于古文。闻名江左。明亡。皈依佛门,退隐丰草庵,精研经史,尤专注方 言、地志、星法、星经、律法、释老之书。其论《易》专主数学,兼取焦循、京房、陈抟、邵雍之法,参互为一,并 以己意推阐。着《易发》另有《七国考》、《董雨若诗文集》等。
毛奇龄
1623~1716,清代经学家、易学家。淹贯群书,诗文称冠一世,而自负者在经学,尤精于《易》。其易着主要有《仲氏易》、《推 易始末》、《春秋占筮书》、《易小帖》、《太极图说遗议》、《河图洛书原舛编》。王心敬 1656~1738 清代学者,易学家。善推阐易理。其易说皆明白正大,切近人事,最为笃实,对学者深为有益。着有《丰川易说》、《关学编》、《尚书质疑》、《丰川全集》、《丰川续集》等。
李恭
1659~1733,清初思想家、易学家。著作有《周易传注》、《周易筮考》、《大学辨业》、《论学》、《论语传注问》、《恕学文 集》等。程廷祚 1691~1767 清学者,易学家,自号青溪居士。自幼好治经,而于天文,舆地、食货、河渠、兵农、礼乐之事,皆能竟委探源。治《春秋》考官名、地名、人名颇为精核。说易力排象数之学,唯以义理为宗。
全祖望
1704~1755,清经学家,史学家。浙江鄞县人。乾隆进士。易着有《读易别录》。曾七校《水经注》,三笺《困学纪闻》。
汪宪
1721~1771,清代易学家。博雅好古,诸经中尤长易经。着有《易说存悔》、《说文系传考异》、《振绮堂稿》等。 钱大晰 1728~1804清代著名学者。江苏嘉定(今属上海)人。乾隆进士。不专治一经,而无经不通;不专攻一艺,而无艺不习。其论《易》先后天之说,其说多散见于《潜研堂文集》和《十驾斋养新录》中。另着有《二十二史考异》、《元诗纪 事》、《潜研堂金石文跋尾》、《恒言录》等三十多种。王琬 清代渭南(今属陕西人)。积一生之力,研究易学。说易大旨围绕图学,但所说均自出新意。着有《周易集注》、《图说》。
张惠言
1761~1802,清代经学家、著名易学家、文学家。平生治经最重《易》,其易说,海内推为绝学。认为解《易》者惟虞翻之说较为详备,故独宗虞氏,穷探力索,专攻虞说,被誉为虞氏易专家。易着有《周易虞氏义》、《周易虞氏消息》、《虞氏 易礼》、《虞氏易候》、《虞氏易言》、《虞氏易事》、《周易郑氏注》、《周易荀氏九家》、《周易郑荀义》、《易义别录》、《易纬略义》、《易图条辨》。 端木国瑚 1773~1837清代易学家。字子彝,又字井伯,号鹤田,晚号太鹤山人,浙江青田人。嘉庆举人,道光进士,《易》学则承自家 学,通天卜之奥理,旁及阴阳术数,尤深于《易》。治易以象数为宗,欲包罗汉、宋、焦、京、陈、邵之学,融合为 一。易学著作颇丰,有《易例》一卷,《周易葬说》三卷等。
许桂林
1778~1821,清代经学家。字同叔,号月南,又号月岚。江苏海州(今连运港人)。嘉庆举人。认为“《易》皆干所生”。易道有 三,一曰造化,二曰学术,三曰治道。故易着中图书、象数、占筮、律历、算术、声音、训诂、心身、性命、人事、 治道,无不综贯。易着有《易确》。
苏秉国
清代南清河(今属上海崇明)人。易说不信汉学爻辰、卦气,也不信宋学河洛、先天,只信朱熹之说。 黄式三 1788~1862清代易学家。字薇香。定海(今属浙江省)人。着《易释》。 朱骏声 1788~1858清代经学家、文字训诂学家。博学多通,尤遂于《易》,精天算。曾综核汉、宋以来各家之易说,详论其短长。精研 郑氏爻辰,古今占象征验,阴阳术数,又增订卦辞古韵等。易学著作颇丰,有《易郑氏爻辰文义》二卷、《易互卦扈 言》一卷,《易章句异同》一卷、《易消息升降图》二卷、《易答记》四卷、《六十四卦经解》(又名)《周易汇 通》八卷。
马国翰
1794~1857,清代学者。平生辑有多部《易》学著作,如《周易丁氏传》等,均保存在其所著《玉函山房辑佚书经部易类》中。
唐宗海
1846~1897,晚清医学家。字容川,四川彭县人。普于将易学、中医学、西方医学融于一炉,运用易学和西方医学解释中医理论, 强调医易相通,认为易是医之源,医为易之绪,重视《周易》“交易”和人身八卦理论,所著《医易通说》二卷是论 术医易关系的专著。还着有(中西汇能医书五种),其中《血证论》以阴阳水火论气血,对血证的认识和诊治颇具特 色,影响亦大。
任铁礁
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命理学家,精研五行生克文理《五行大义》一书。对《滴天髓》一书的增注阐微,分篇诠释,深 富哲理,堪称中华命理学的大成之作。
共8页 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