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学经典:西汉《易纬》(八纬)各篇形成考

  • 2025年01月21日
  • 易学 周易 易经

四、《通卦验》

  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说:

  案《易纬·通卦验》,马端临《经籍考》及《宋史·艺文志》俱载其名,黄震《日抄》谓其书大率为卦气发。朱彝尊《经义考》则以为久佚。今载于《说郛》者,皆从类书中凑合而成,不逮十之二三。盖是书之失传久矣。《经籍考》、《艺文志》旧分二卷,此本卷帙不分。核其文义,似于“人主动而得天地之道则万物之蕴尽矣”以上为上卷,“曰凡易八卦之气,验应各如其法度”以下为下卷。上明稽应之理,下言卦气之征验也。至其中讹脱颇多,注与正文,往往相混。其字句与诸经注疏、《续汉书》刘昭补注、欧阳询《艺文类聚》、徐坚《初学记》、宋白《太平御览》、孙瑴《古微书》等书所征引,亦互有异同。第此书久已失传,当世并无善本可校。类书所载,亦辗转讹舛,不尽可据。仅于各条下拟列案语,其文与注相混者,悉为厘正。脱漏异同者,则详加参校,与本文两存之。盖通其所可知,阙其所不可知,亦阙疑仍旧之义也。

  据此,则知现存《通卦验》并非全本,乃后人从类书中凑合而成。且其中讹脱颇多,注与正文相混之处亦复不少。

  吴翊寅则认为《通卦验》为京房所述。其说:

  《通卦验》上篇言二至晷度赢缩由于主德,人主动而天地之应随之,其言二至之日度晷景调钟律,京房律术即本乎此;下篇言八卦变象皆在人君,与晷度之说同,又言二十四气、七十二候,皆四正卦为之主,其以卦气之当至不至、未当至而至占岁丰歉,验人疾病,则皆孟氏候灾变遗法,京得焦赣之传,而用之尤精者也。(《易汉学考·易纬考上》)

  吴氏言《通卦验》为京房所述,证据固然不足。但从内容来看,《通卦验》却应受到京房的影响。《通卦验》主要以八卦为主,讲卦气灾异之法,此当受到京房八宫卦思想的影响。我们说过,《乾坤凿度》对《通卦验》的内容有所引用,故其成书应在《乾坤凿度》之前。

  《通卦验》中还讲到汉火德说,其说:

  坎其表执纪,其精信,其行道,权合宝。坎失命,乱在土地之长。兴月感,亡则地裂山沦,鬼夜哭,将顾,一角期偶,水精得括考备,据谁授赤戴胜。

  郑注曰:

  一角,谓麟也。……偶,赤鸟也。水精者,孔子也。得获括考备者,易道也。赤为汉也,汉火精,高帝之表戴胜。……

  据郑注,文中“赤”指汉火德,“戴胜”指汉高帝刘邦。根据现有材料,汉火德说是刘向父子明确提出来的。《汉书·天文志》说:“刘向父子以为,帝出乎震,故包羲氏始受木德,其后以母传子,终而复始,自神农、黄帝下历唐、虞三代而汉得火焉。”后来刘歆作《世经》即取此说。因此,《通卦验》当在此后。从上面分析来看,《通卦验》形成于刘向父子火德说之后,《乾坤凿度》之前。

9页 上一页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