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师讲《大学中庸》实录(第二讲)
- 2024年03月15日
- 大学 中庸
第二讲
(2022年2月27日)
上一讲,讲了《大学》第一章的第一句,实际上要讲的内容很多,时间限制,只能讲到哪里算哪里。今天继续从第一章开始讲。
《大学》也好,《中庸》也好,最重要的就是第一章。
按朱子的理解,《大学》第一章是“经”,是孔子的直接意思,后面是“传”,是补充和阐释“经”的。
所以把第一章作为重点,也是理所当然的了。
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
接着的就是: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靜;靜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慮;慮而后能得。
我们在阅读古文经典的时候,先求原义,再做延伸、引申。不要望文生义,自顾自地固执己见。
比如英文里的“spring”,一般理解为“春天”,可是还有“泉水”、“弹簧”的意思,三者之间貌似区别很大,其中有共同的精神内蕴在,三者都有“活力”的成分。
朱熹归纳了“三纲领”,“八条目”,“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靜;靜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慮;慮而后能得。”我且称之为“五原理”,是补充“三纲领”的。这“五原理”同时也是方法、进度、工夫。
“知止”是指知道“止于至善”。这一点历来是有共识的。
但是要看到,知,不仅是知道这么简单。
光是知道了“止于至善”是不够的,还要行。
这就涉及到对“止”字的理解了。“止”不是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“止步”、 “停止”的意思。
“定”是定向的意思,这个朱熹和王阳明的理解是一致的。
这个“定”和佛家常说的“定”是有区别的,大家可以体会。
因为知道了人生的根本追求和方向,即止于至善,所以有了定向。
有人觉得,止于至善是空的,也是没有止境的,如何定呢。
我们注意一下,这五句话里面,只有第一句话用的是“有”,后面四句用的是“能”。
也就是说,知止是前提,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了后面的一切。知止才有了定,不是能不能的问题。
说到空洞,我们每位想想,如果我们不知道止于至善,不如此要求自己,树立一个原则和正气,那么我们的人生及生活细节可以想象吗?
一定会滑入到不堪的境地中去,无论是我们自己身上,还是子女身上。
任何一个人都要追求“真善美”。这善和美,就是至善。
而“真”是基础,“真”就是《大学》“八条目”及《中庸》说讲的“诚”,也是我们现在常用的“真诚”。
但是“真”主要在于精神,而不是每一个细节的求真,有些细节包括历史信息,可能是永远无法求其真相了。
由此想到“科学”,科学就是要求真,求真就是求诚。是故,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是放诸四海、四时皆准的。
班里有各种信仰的人,各种政治身份的人,在求“真善美”这一点是应该是一致的。
王阳明把“至善”理解为良知,认为“止于至善”就是致良知,我们每一位,不管社会属性是什么,从个体生命而言,都要致良知。
孔子说,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
任何事情都要从自己开始,做学问、做人都是如此。
共6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