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师讲《大学中庸》实录(第二讲)
- 2024年03月15日
- 大学 中庸
王阳明觉得,世界万物的理哪格得尽呢,真正要格的是自己的心,心即理即物。
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一下。
第一讲我讲到,中国太学建立之早,规模之大,这是很领先世界的。
现在意义上的大学,西方最早的也就是在十世纪、十一世纪,比如牛津大学、巴黎大学等,也就是中国宋代的时候。
大学在西方最初也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大学,是基本不分科的,主要是基于对神学的解释,以及从神学出发如何看世界。
中国的大学其实分科是很早的,至少到了唐代就已经有了分科。算术,法律,医学,公共政策,等等,分好多种。
从全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和趋势我们可以看到,“神”逐渐隐去,“人”逐渐浮出,不管在东西方都一样。
儒学从汉代发展到宋代,就是这个“神”逐渐隐去、“人”逐渐浮出的社会发展之反映。
格物其实也是“人”浮出后的追求科学的精神之体现。
我们不能仅仅站在儒学内部看问题,去争论纠结孰是孰非。
要了解世界,要讲科学,就得“格物”,如此“格物”就能致知。
当然回到战国时期的文本来看,不是这么个解释。
但是朱熹的格物和王阳明的格物我们可以融合起来看,也只有这样,才能得到更好的正解。
这里就涉及到对“致知”的理解了,因为“格物”是“致知”的前提和需要。
致知的“知”是指什么?指知识,还是指“知止”?
知止就是知道止于至善。
我们要了解《大学》的第一句,“大学之道”句。“止于至善”是前提,是需要学习、需要明道的。所以,无论是知识还是知止,都是合一的。
我们不能把知(知识)看做我们现在常用或通常理解的”知识点“。
知识点是碎片化的,甚至是不含有价值的,某种意义上接近于信息,无非是经过处理的信息。
知识背后是有精神气质的,有价值蕴含的。这知识就是大道的体现,为人们所学习体悟的途径。
理解了“致知”就容易理解“格物”。
也就是我说的,朱熹的格物和王阳明的格物完全是可以合一的,他们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罢了。
对万事万物进行探索研究,并从中获得有利于人类生命与社会发展的知识与精神,这就是格物。
这个格物就是为了明明德,为了服务于亲民,为了让自己和别人都止于至善。
这段话告诉我们,想干大的吗,从小的开始做;想成就社会事业吗,从自己开始;想解决外部问题吗,从内部开始;想整透显在的事物吗,从隐微的开始。
物格而后知至;知至而后意誠;意誠而后心正;心正而后身修;身修而后家齊;家齊而后國治;國治而后天下平。
这段相当于反复,通过反复强化了这个道理和顺序。
这段话就不需要详细论说了。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,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
这段明确清晰地点出了“八纲领”里面最中枢的环节,就是修身。要平天下,治国,齐家,必须要修身。
这个很好理解,一个人的身心修不好,怎么可能做好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事呢。
不管是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里的哪项,都是需要自己与外部开展关系的,都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因为只有在人群中,才有社会的事业,一个人隐居在深山老林,就不存在社会意义。
而要修身,当然要正心、诚意、致知、格物。
所以说,修身是根本。
平天下、治国、齐家,可以理解为外王;正心、诚意、致知、格物可以理解为内圣;修身处在交接点上,静而可内圣,动而可外王。
只有知道了本末、薄厚的道理,才称得上是知之至也,也才可能达到知之至也,
知之至,这个“至”既可以表示程度,也可以表示止于至善,获得明德。
所厚者,就是本;所薄者,就是末。两者是一体的,但是还是有轻重之别的。
前人很多引用佛家的“五蕴”、“八识”来注解阐发,时间关系,这个留到下次再说。
今天的课就先讲到这里,是为第二讲。
(分批全文发布林辉先生2022年讲授《大学·中庸》课程文字实录。整理者:东治书院)
来源:东治书院 国学读书网 书仙笙
共6页 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