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师讲《大学中庸》实录(第二讲)

  • 2024年03月15日
  • 大学 中庸

  物是相对静态的,事是相对动态的。但是我们要知道,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,亦如佛家所云“成住坏空”。

  无论从宏观还是中观还是微观世界及其视角来看,都是有本末终始的。

  这里似乎讲的是“客观规律”。但是我上一讲讲过,客观规律还不是根本的,其根本在于客观规律背后的精神、德。

  客观规律是冷的、静的、呆板的。只有背后的精神、德才是活的、有温度的,有意义的。

 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、宇宙,不能是冷的。《周易》讲:生生之谓易。

  如果我们遇到任何事情,都抬出一个“客观规律”来终结,那这个世界是可怕的。

  因为,我们所有人,包括老百姓,包括权贵,任何个体都无法拥有对“客观规律”的话语权。

  所以中国人讲“法、理、情”。

  “情”是可以感受的,每个人都可以。情只要真诚即可,情是人性,人性即天性。

  所以《尚书》说:“天视即民视”。

  但是本末、终始是一个整体。

  没有末,本无法存在,从这个角度,也可以把末看做是相,是我们绝大部分常人所能得见的相,至于本,就不一定是我们能够得见、思见的。

  终始就是始终。有些人以为之所以把“始”放在后面,是为了和上句的“末”叶韵,其实不是这样的。

  “始”和“末”在上古音里面属于不同的韵部,“始”属于“之”部,“末”属于“月”部或曰“祭”部。

  那么为什么把终放在前面呢,是因为“事”往往在“终”的状态或阶段时才被我们识别或警觉,

  我们在行“始”的时候往往行着行着就忘了,既忘了“始”之初心,也忘了由始向终的连贯性、整体性、因果性。

  这也是提醒我们要慎始慎终,就像《诗经》说的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”。

  再回到“物有本末”。常用的比方是一棵树,不同种类的树,其本是不同的,特性是不一样的,用途也是不一样的,我们看到的是树的外在形态,这是“末”。

  当然,用途也是末,但是为何有此用途,还是因为其本里面有这个用途对应的特性。

  如果把我们人类个体看做“物”,我们的内心,或者说灵魂,就是本,意志、品性都是本。

  我们常用的成语叫“舍本逐末”,舍本逐末当然是错误的,但是舍末逐本也是不对的。

  我们不能说,我内心是美好的、高尚的、善良的,我的行为表现不是我根本内心的体现,你们不要光看我说什么、做什么,要看我的本质。

  这就是错误的思维。一个人放纵了自己的言行,一定是损害自己的本的,是本没有强固好,发生了动摇或变化。

  举个例子吧,我们自身的内在品德是本,我们的社会身份是末,不能舍本逐末。

  有些所谓的“坏人”最后迷途知返,我们也常说“浪子回头金不换”,是因为“坏人”回到自己的“本”上来了,他以后所做的事、所行的人生,回到他的“始”上来了,他的良心发现了,又接近“赤子”之心了。

  无论是哪个宗教、信仰,都是尤其鼓励这点的。

  也就是《论语》说的,“不保其往”,“与其进也”。

  一个人认识到了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”,那么就接近悟道了。

  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也可以看做互文,即物事有本末、终始。

  “则近道矣”,本义是指前文的“大学之道”。我们知道“大学之道”就是: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。

  所以,第一章到了这里,就是回应首句了。

  我们总是要提醒自己,是否朝着“大学之道”去,是否发现、显明、弘扬自己的明德,是否做到了“亲民”,做真正对别人、对社会有益的事情,是否以“止于至善”来要求自己。

  国际之间不也是如此嘛。包括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。具体我就不解析了。

  如果发现自己没有“止于至善”怎么办?当然是要在自己内心“棒喝”自己。

  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力喝令自己“止”到“至善”那里去,一次不行,二次;二次不行,三次,必须如此。

  要相信正念正识的力量。要相信古圣先贤。

  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”其实就是三纲领(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)在实践中的认识论。

6页 上一页 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下一页